量子电子学报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离奇而迷人的量子物理学:人类也是一种波

全文共4027字,预计学习时长11分钟



(该图摄于2015年。众所周知,光同时具有波和粒两种属性。而物质粒子也具有波状属性却鲜有人知。即使体型像人类一样巨大的物体也具有波状属性,只不过很难进行度量。)


“它是波还是粒子?”在量子领域,这一问题看似简单,却难以回答,答案取决于问题的切入点。


当一束光穿过两条缝时,它是波。而当同一束光射到导电金属板上时,它又成了粒子。在适当条件下,可以通过测量光量子(即光的基本量子)的类波或类粒子反应,验证现实的离奇双重性质。


现实的这种双重性不仅局限于光,而且还可适用于所有的量子粒子:电子、质子、中子,甚至是极大的原子团。事实上,如果能将其定义,粒子或粒子集有多么“类波”就能进行量化。在适当条件下,即使是人类,也会表现出量子波性质。(不过,这种测量需要运气。)



(当众多中高能量光子撞击晶体时会发生上图的情况,即光线穿过色散棱镜,分离成清晰可辨的不同颜色。若光子在离散空间中撞击该棱镜,晶体只能移动离散而有限的空间步长,仅有单个光子可以进行反射或投射。)


关于光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可以追溯到17世纪,当时,物理学史上的两位伟人对该问题的观点截然不同。


一方面,艾萨克·牛顿(Isaac Newton)提出了光的“微粒”学说,在这个理论中,光呈现出粒子属性:沿直线(射线)运动,可进行折射和反射,并像其他物质一样具有动量。牛顿用这种方法预测了很多现象,并解释了多种色光如何构成白光。


另一方面,克里斯蒂安·惠更斯(ChristiaanHuygens)则推崇光的波动理论,他指出干涉和衍射之类的特性本质上都是波状的。惠更斯对波的研究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,牛顿的微粒理论可以解释,反之亦然。然而,19世纪初,情况变得更有意思了,新的实验开始真正揭示了光本质上是波状的。



(最初,克里斯蒂安·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状特性。随后,托马斯·杨(ThomasYoung)的双缝实验突显了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效应,更好地诠释了这一特性。)


如果让一个装满水的鱼缸产生水波浪,然后装入一个有两条“狭缝”的屏障,让波浪从中穿过,会看到这些波纹相互干扰。有些地方,波纹会叠加,产生比单个波浪更大的涟漪。而有些地方,波纹相互抵消,波纹经过时水面保持平静。这种具有相长(加)和相消(减)干涉交替区域的干涉图样组合是波的特征。


200多年前,托马斯·杨在系列实验中首次发现,光也呈现出上述波状图案。随后几年里,科学家开始发现一些与常识愈发不符的光的波状属性,如单色光照射球体的实验,该实验不仅在球体外部形成了波状图案,而且在阴影中间也形成了一个中央峰。



(实验结果显示了围绕球形物体的激光以及实际光学数据。值得注意的是菲涅尔(Fresnel)证实了一个明亮的中心光点会出现在球体投射的阴影中,这完美验证了光学波动理论的“荒谬”预测。弗朗索瓦·阿拉戈(Francois Arago)进行了最初实验。)


19世纪晚期,麦克斯韦(Maxwell)的电磁理论衍生出一种无电荷的辐射形式: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。最终,光波有了数学基础,它是一种电磁推论,一个自洽理论的必然结果。正是通过思考这些光波,爱因斯坦才得以设计并创立了狭义相对论。光的波动特性是宇宙的基本现实。


但这并非处处通用。因为光在许多重要方面也会以量子粒子的形式表现。


· 其能源量化成的单个包被称为光子,每个光子都包含特定的能量。

· 超过一定能量的光子可以使电子脱离原子;低于这个能量的光子,无论光的强度是多少,都无法脱离。

· 通过任何我们所能设计的实验设备,都能以单个依次的形式产生并发送单个光子。


这些发展和认识综合在一起,可以说是所有“怪异”量子中最令人费解的证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