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元年,哪一年?
加热一块金属,随着温度不断升高,请想想会发生什么现象?没错,升到一定温度后,这块金属就会开始发光,起先是暗红色光芒,然后逐渐明亮,最后达到白热状态。
物理学家将这个现象泛称为“黑体辐射”(blackbody radiation),由于这个名词很不亲民,在讲故事之前,有必要稍加解释一番。
先从“辐射”讲起,其实只要明白“辐”的意思,这个名词就不难理解。“辐”的本意是连接(木制)车轮边缘和中心的那些棍子,例如《老子》中就有“三十辐共一毂”这样的说法。根据这个图像发想,辐射自然就是指(某种能量)向四面八方发射,因此我们大可将涟漪称为“水波的辐射”。
木制车轮,在此为“十四辐共一毂”
就黑体辐射而言,金属既然亮了起来,辐射出的想必是光波。不过早在发光之前,金属已经悄悄射出看不见的电磁波,也就是所谓的红外线。在“电磁波家族”中,红外线之所以称为“红外”,正是因为它的波长超过红光,所以排在红光之外。
必须强调的是,当金属升温到发红时,并不代表红外线消失了。正确的说法应该是,这时金属发射的电磁波主要仍是红外线,但红光这个“配角”已经开始露脸。如果温度继续上升,一旦红光变成主角,红外线便会退居配角。当然,其他的色光这时也是配角,不过只要温度不断上升,它们就会依照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的顺序陆续担任主角。
接着再来解释“黑体”这个词,这里的“黑”是指电磁波的吸收率百分之百,因此勉强也能顾名思义。既然金属并非纯黑,代表它吸收电磁波的效率稍差,因此可称之为“不太理想的黑体”。
黑体辐射“强度vs.波长”曲线,明显呈现黑体温度与峰值波长的相依趋势
●量子摇篮
早在十九世纪中叶,物理学家就对黑体辐射产生兴趣,可是四十年下来,始终未能成功解释这个现象。为什么呢?问题主要出在众多的配角身上。
不论金属多冷或多热,其实都能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,只是“主角”会随着温度而变。例如1000℃左右的金属发出的电磁波,主角是波长约2300纳米的红外线;5000℃左右的金属,主角则是大约550纳米波长的绿光。换句话说,不论在哪个温度下,黑体辐射都包含了所有的波长,其中一个波长是辐射强度最高的主角,而其他的波长都是配角。
如果我们只关心主角,那么问题并不太难,但若想画出完整的“强度vs.波长”曲线,在公元1900年之前,没有任何物理学家做得到。
原因很简单,黑体辐射牵涉到了量子物理效应,光用古典物理(力学+电磁学+热力学)当然不能圆满解释。不过请注意,这么说是标准的后见之明。当时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都相信古典物理足以解释万事万物,因此在他们想来,黑体辐射逃不出它的手掌心,于是大家不知不觉都走入了死胡同。
75岁的普朗克
●量子之父?
相信很多人都知道,后来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(Max Planck,1858-1947)解决了这个问题,他也因此被尊称为“量子物理之父”。然而其中有许多曲曲折折,却是教科书和一般科普书不会提到的。
举例而言,普朗克研究黑体辐射的动机便是最常见的迷思。一般文献都说他是为研究而研究,亦即解决黑体辐射之谜就是他的目标,其实并非那么回事。对普朗克而言,研究这个问题只是手段(或曰示范),他真正关心的是一个更深刻的问题:如何将热力学从力学系统推广到电磁学系统。
如果你觉得这个说法很新鲜,或许是因为你不知道热力学正是普朗克的本行。但为了避免越扯越远,在此就不深究他的背景了,让我们赶紧回过头来,把焦点放在那些曲折上。
曲折一:在〈谁赢不了〉这篇文章中曾经强调,所谓的“波兹曼公式”与“波兹曼常数”事实上都是普朗克发明的。然而恐怕你想不到,普朗克原本是站在波兹曼的对立面,反对任何使用原子论的学说。直到深入研究黑体辐射,他才逐渐改变观点,最后彻底倒戈,成了波兹曼的坚定拥护者,进而将其学说发扬光大。
曲折二:黑体辐射的正确公式诞生于1900年十月,不过,那是普朗克根据他人的实验结果,用不正规的方法硬凑出来的答案。接着他又废寝忘食努力了近两个月,才终于用理论物理推导出这个公式,并于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正式发表(这便是上述“波兹曼公式”与“波兹曼常数”的出处)。因此之故,有不少人将这一天视为量子物理的生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