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电子学报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量子世界里著名的“养猫人”,你只知道薛定谔

提起量子,常常使人困惑,似乎在量子世界中,一切皆可以发生,颠覆了我们很多日常经验。

比如,一个微观粒子可以具有“分身术”,在同一个时间里,它可能在很多不同的地方现身,又可以在同一时间“坍缩”到一个点上;微观粒子还有“遁空术”,电子能在瞬间“隔空跳跃”(推荐阅读→利用量子纠缠技术就能实现“瞬间移动”?你敢体验吗?);量子事件还可以没有因果关系,我们认为一个后来的“结果事件”应该受到“原因事件”的影响,而在量子世界中,因果关系被倒置了,事情的后果可能影响到产生后果的原因。

了解的越多,就会越觉得它们神奇,越是令人感到混乱,就越觉得它们充满着魅力。

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、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尼尔斯·玻尔曾说:“如果量子力学还没有深刻地震撼你,那你就还没有弄懂它。”


尼尔斯·玻尔


“惠勒猫”

1978年1月28日,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约翰·惠勒(J. A. Wheeler)所撰写的《量子理论基础》面世,在书里,惠勒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假想实验——“延迟选择实验”,实验结果之诡谲令人称奇,人们把它与“薛定谔的猫”并称,叫它“惠勒猫”。


约翰·惠勒

像薛定谔猫假想实验一样,“惠勒猫”实验涉及的是微观粒子的量子性质,似乎其中每一步都没有问题,但它一步步地引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,把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所建立的因果关系完全颠倒了过来。


图源:网络

一开始,因为这个实验在一部书里讨论,又具有假想的性质,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。

到了第二年,即1979年的3月14日,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的研讨会上,惠勒当众把这个实验再度提了出来,并补充了更为具体的方案,这就是著名的惠勒“延迟选择实验”(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s)。

惠勒认为,通过这个实验,可以证实在量子水平上,现在做的事情会对以前发生的事产生影响,即一件事情的后果可以影响到发生这个事件之前的原因,也就是“后果”影响到“前因”。

这本是咄咄怪事,但在量子事件中,却又无懈可击。惠勒的这个实验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。


惠勒一生的研究与贡献

1911年,惠勒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,1933年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,取得了博士学位后,来到哥本哈根大学师从玻尔。

1938年至1976年,惠勒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。在这里,他与爱因斯坦结识,并再度与玻尔合作研究核物理。惠勒在物理学多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贡献,但他的名气却远不如曾与他合作的玻尔,也不如同事爱因斯坦,甚至还不如他的学生费曼。在宇宙学家霍金成名之后,世人被“黑洞”所吸引,却很少有人知道,最早提出“黑洞”概念与黑洞理论的是惠勒。


黑洞 概述图 图源:百度百科

惠勒在引力论、相对论和宇宙学方面都有着深度的研究。1967年,在纽约的一次会议中,惠勒首先提出黑洞概念,他认为这是巨大星体死亡时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时空奇点,由于高质量密度与强引力,使这一时空点具有非常奇异的性质。在以后的研究中,他又陆续提出“虫洞”“真子”(geons)和“量子泡沫”等概念,它们都成为宇宙学研究中的经典概念。

除此以外,惠勒还与玻尔合作,揭示出了核裂变的机制。他不仅参与了曼哈顿工程,还是美国第一个氢弹装置的主要设计者。

在晚年,惠勒更是爱因斯坦重要伙伴。经惠勒之手,培养出了包括著名物理学家费曼在内的几代美国物理学家。他先后指导过50多位博士生,他们绝大多数成为美国,甚至世界各个前沿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著名专家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在美国宇宙和天体物理领域中,从事一线研究的相当一部分专家都是他的学生。

约翰·惠勒


“颠倒因果”的实验

1983年,在一篇题为“没有规律的规律”的论文中,惠勒再一次提到了他的“延迟选择实验”,并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对实验做了详细的阐述。


实验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

光源S采用激光,并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。A是一块镀银的半透半反分光片,从光源S发出的光束1经过半透半反片A后,被分成两束光2a和2b,这两束光分别经过反射镜M1和M2的反射,在没有放入另一块半透半反镀银分光片B时,反射光3a和3b分别被监测器D1和D2所接收。当有光入射时,检测器就会发出响声。如果实验到此,这是一个宏观实验,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