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破万亿后“成都造”走向何方
来源:成都商报电子版
两会关注
高质量发展
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。几天前,成都刚刚“官宣”,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破万亿元——这份成绩,也写入了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。
万亿产业的培育,帮助成都厘清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逻辑。
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成都将大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能级,打造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。同时,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,打造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区。
在成都市人大代表、市经信局党组书记、市经信局局长王凯看来,眼下成都工业的谋势,将以发展先导产业,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的逻辑来展开。
■ 厚植产业竞争优势 启动实施亚蓉欧全球服务联网等专项行动
“十四五”期间,成都市经信局将重点关注五大优势产业,打造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,加快发展人工智能、氢能源、生物技术等先导产业,超前布局区块链、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。
王凯表示,以此来推动“工业在GDP中的占比、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占比双提升,实现高质量发展”。
记者注意到,去年,成都市召开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,首次提出要大幅提升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比重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2021年,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7%。
为实现上述目标,王凯透露,成都将启动专项行动——
比如,在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方面,成都将启动实施亚蓉欧全球服务联网等专项行动,促进科技、信息、流通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。
又比如,支持制造龙头企业发展服务环节,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产品供给,支持企业在蓉设立研发、数据、营销、结算等中心。在推动中心城区有机更新方面,成都将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工业,支持工业上楼和服务聚集,打造20个特色社区和专业楼宇,形成一批总部型、创新型、技术型都市工业地标。
而针对成都传统优势产业,如新制式轨道交通、高强合金材料等领域,王凯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国际领先,形成行业比较优势和部分环节绝对优势,拉紧与国际产业链关系。
他透露,成都将在高端芯片、超高清显示等领域追赶国际水平,推进关键产品、关键装备、关键工艺的国产化替代,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作出贡献。
■ 提升成都都市圈国际竞争力 将共建成渝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和汽车产业基地
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也被王凯视为推动成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。他透露,下一步,成渝产业集群联动将是一项重点工作。
比如,成都将推动规划衔接、产业协作、市场开放,建设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,共同建设成渝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和汽车产业基地,共同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。
值得注意的是,市州产业优势互补,也将为成都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。王凯表示,借助成都都市圈的发展,成都将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、全域一体化发展,协同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、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、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。
同时,推进全市产业错位协同。突出“两区一城”协同发展,形成引领带动;突出北部片区“两区一县”加快发展,促进增存结合,统筹产业、功能、空间有机协同。用好“两场一港”和自贸区、保税区优势,依托金青新大港区等核心区和配套区,建设高水平出口加工生产基地。推行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。全面推进5G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中心建设,构建数字新基建支撑体系;建设智慧园区,提升城市智能制造发展水平,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。
“把握疫后全球产业加速重构和国际投资策略变化趋势,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再布局和国内产业转移,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和集群化建设。”王凯表示,下一步,成都工业也将培育形成支撑城市崛起的增长新动力,着力高水平推动产业创新,构建区域级产业创新综合体等创新平台,增强关键技术、核心部件、工业母机、基础软件的源头性供给。(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