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电子学报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什么是量子观测?双缝实验中观测是如何让电子

“物理定律不能单靠“思维”来获得,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。”——普朗克

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事物总是以它们既定的方式发生,不管我们看不看,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。看见你桌子上的水杯了吗?不管我们看不看它,它一直在那,永远不会消失也永远属于你!这就是我们这个宏观世界的现实性和确定性。

当然,如果是上级或者自己暗恋的人在看你,你可能会感到不自在或者心跳加速,观察改变了你的状态,这可不属于量子力学的范畴,这是你自己个人的原因。但量子世界与我们这个宏观世界截然不同,量子世界的粒子都处在波函数的叠加态中,充满了不确定性,当我们观察粒子的时候,粒子就会表现出确定性的单量子态,这是怎么回事?什么是量子“观测”?是观察者的出现改变了一切?让我们从这两个经典、古怪的量子实验说起。

是波还是粒子

首先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由牛顿主导的“粒子说”一直统治着人们对光的认识,这里说的“粒子”和我们现在说的粒子不同,牛顿说的“粒子”是真真切切的实物粒子,就像石子或者沙子,任何你能想到的微小颗粒!

微小实物粒子的行为与波浪(如水波)不同。如果我们抓起一把石子向一个有双狭缝的屏幕扔过去,显而易见大多数的石子都会被屏幕挡住。但是在裂缝的位置,会有那么几颗石子有幸穿过去。结果就是通过狭缝我们会得到两堆石子,一堆来自左边的狭缝,另外一堆来自右边的狭缝!

这就是实物粒子的行为,不管你扔多少次,也不管你扔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这些石子,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:每个狭缝后面各一堆石子。

那么现在我们把石子换成波,最常见的就是水波,也很容易制造。找一个水箱,在一端放置一个波浪发生器,中间也放一个有双狭缝的挡板,这样水波就只能通过两个狭缝向外传播,也相当于创造了两个波源。

而我们会在双缝挡板后面的屏幕上得到一个干涉图样,有波峰(高点)和波谷(低点),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暗带。这是一种波的干涉现象,波峰和波谷会互相叠加,也会互相抵消。以上就是波和粒子通过双缝后不同的表现形式,也是确定一个物质(光)是波还是粒子的手段。

在1799年至1801年间,托马斯·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就是为了验证光的性质,也就是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,让光通过两条狭缝,我们就能确定光的行为是像粒子还是像波。这是我们在大学物理入门实验室里做的第一个标准实验,光通过狭缝我们会看到下图中的模式:

上图可以看到,光通过狭缝后发生了干涉现象。托马斯·杨的实验也就一举奠定了光的波动说。从此人们就认为光是一种波。但是到了20世纪初,光电效应的发现,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理论的基础上将光量化为光子,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光电效应,这似乎又表明光是一个粒子,而不是波,但光也会形成波状的干涉图样,所以事情就变得越来越奇怪了。

粒子的电子变现出了波的性质

在20世纪20年代,物理学家们做了同样的实验,但是这次用的是电子而不是光子。那么实验的结果会发生什么?

科学家在双缝处发射一束电子(从经历β衰变的放射源中获得电子)并在双缝挡板的后面放一个屏幕时,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模式?像粒子?像波?

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粒子的电子,表现出了波的性质,在屏幕上产生了类似于波的干涉图样!这个发现有点太让人匪夷所思了,所以科学家一开始也在想是哪里出了问题,一次性发射一束电子流会不会是电子和电子之间有干扰?所以科学家就一次发送一个电子,看看屏幕上会出现了什么?下图就是不断地发射单个电子后在屏幕上形成地图案。

(a) 11、(b) 200、(c) 6000、(d) 和(e) 140,000个电子之后,电子通过双狭缝的图案。

不知什么原因,当每个电子通过狭缝时,它们都会与自己发生干涉!不仅是物理学家,我们这时也能想到一个问题:电子究竟是怎样和自己发生干涉地?如果电子是粒子,它们应该像石子或者子弹一样,要么通过一个狭缝,要么通过另一个狭缝。